【漏断人初静的上一句诗句是什么】“漏断人初静”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。这句诗描绘了深夜寂静、夜深人静的意境,表达了作者孤独、清冷的心境。了解其上一句诗句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整首词的意境和情感。
一、
“漏断人初静”是苏轼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中的句子,全词如下:
> 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
> 惊起鹭鸶,飞入芦花深处。
> 也拟哭途穷,终不悔。
> 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其中,“漏断人初静”的上一句是“缺月挂疏桐”。这一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,为下一句“漏断人初静”营造出一种孤寂、清冷的氛围。
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句的上下文及出处,以下表格对相关诗句进行了整理。
二、表格展示
原文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上一句 | 下一句 |
缺月挂疏桐 | 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 | 苏轼 | —— | 漏断人初静 |
漏断人初静 | 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 | 苏轼 | 缺月挂疏桐 | 惊起鹭鸶,飞入芦花深处 |
三、内容说明
“缺月挂疏桐”描绘的是一个月光微弱、挂在稀疏梧桐树上的夜晚景象,给人一种孤寂、清冷的感觉。“漏断人初静”则进一步渲染了深夜无人打扰的宁静,二者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意境。
这种写景抒情的手法,正是苏轼词作中常见的风格,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。
四、结语
“漏断人初静”的上一句是“缺月挂疏桐”,出自苏轼的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。通过对这两句诗的理解,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黄州寓居时的孤独心境,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。